七月末,因为刘恺威的到来,宁静的武夷山着实热闹了下。这几年,伴随着年轻人对茶的认知和喜爱,颇具个性的岩茶也逐渐在时尚圈逐步流行起来,刘恺威此次的武夷山之行,更是...
2017年6月4日9时22分,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在福州仙逝,全国茶入扼腕痛惜。6月6日是送别张老的日子,按照张老生前遗愿: 丧事一切从简 。没有哀乐,没有花圈,...
据称刘官寨因谐音“留官”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朝圣”,于是笔者也决定跟着张大哥上山一探究竟。进入武夷山景区的大门,搭一小段皮卡车来到一处山路路口,通往刘官寨的...
2014年秋天,我去武夷山,在茶人作家黄贤庚那里知道民国武夷山有个八兄弟,个个都是茶中好手。黄贤庚本人就是八兄弟中老喜公黄瑞喜的后代。2016年初春,我又去武夷...
到朱建福的下一代,武夷岩茶大热,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朱建福膝下一女,一身的制茶本领全部由女婿承袭。“和我女婿聊,和我聊都是一样的。”朱建福丝毫不觉得女婿和儿子有什...
苏老爷子是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最年长的。耳朵虽不太好,但声音很洪亮,而且身子骨也很硬朗。采访结束时,他要起身上楼。我们想搀扶一把,他却摆摆手,然后边...
宠辱不惊,是家族成员面对诸事的态度,是这个家族的传承精神。 一个家族,看遍百年制茶史。一句话概括这个家族的做茶历史,这句凝练有力,是不二之...
回到武夷山休整的几年时间,陈容带着父亲前往西藏、新疆等地游玩,如今家族的事茶历史从陈茂可那辈算起已有四代,家族事业在陈鸿棉带领下已步入正轨,她希望父亲能够开始慢...
“瑞泉”商号一直靠着祖先超前的经商意识代代传承,但是再夯实的基础也抵挡不了战争的残酷,清末开始,“瑞泉”就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瑞泉”的商号虽一度没落,但...
武夷岩茶何去何从,这是一个艰深且严肃的问题。所以,我们采访了行业内各终端的资深人员,大家深入探讨,认真总结,共谋未来。 徐谦:武夷山市可茗正岩茶业创始人,目前以...
作者:槚翁 姓名:王志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0年 户籍地区:天津市大港区 现住址:福建省福州市 技术职称:茶叶技师/讲师 作者格言 人有多静,茶有多香。...
徐飙进一步指出,当前,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已初见端倪,但因分散于不同的茶区并由不同的茶企承建,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他建议“当务之急就是应尽快建立一套经实践...
两次去“孝文家”喝茶,印象都尤为深刻。第一次在初夏的黄昏,我们从南后街拐入文儒坊,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在“孝文家”的外墙上,回望来时的路,蜿蜒的小巷不见尽头,外头...
所谓岩茶,“岩”绝对在茶的品评定级中处于主导地位。很早就深谙岩茶之道的陈墩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倾全家族之力开辟茶山。陈墩水父辈开山植下的茶苗,到儿子孝文...
突然收到武夷山下梅村寄来的包裹,牛栏坑和马头岩的肉桂各半斤。我与下梅村毫无干系,谁会寄我如此名贵好茶?莫非天上真掉馅饼了?疑奇之间,福州朋友林云发来短信,说她在...
焙师傅、指焙茶的掌门人。也是武夷岩茶制做的重要人物。焙师傅全盘指挥,并要白天复火;“二手”晚上负责看管走水焙、簸黄片、晾茶索;“下手”白天收茶、入焙等。...
那些年,他们齐心走过;这些年,他们并肩向前。曦瓜大红袍三兄弟,情似茶浓,谊比根深。二十多年“曦瓜”的时间,他们固守着当初的承诺,对茶,也对兄弟。他们的这一路,见...
当无情的岁月匆匆流过时,固然会染白他们的双鬓,也会深刻他们的面庞,但是有种叫做传承的东西却丝毫没有因暗换的流年而黯淡。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持,也是一种去粗取精...
陈德华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访谈: 人物名片:陈德华,男,高级农艺师。1941年出生于福建长乐。1963年毕业于福安农校茶叶专科,同年分配到武夷山市茶叶公司...
他是一名治学严谨的学者,更是一位受人敬仰的老师。1952年春,他奉命筹建浙江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亲手制定了一整套招生、教研计划,并在是年秋季招收了首届的茶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