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网 > 大红袍百科 > 武夷岩茶 >

武夷岩茶 大红袍《美文》

 听传闻,“大红袍”茶树长在深山峡谷的岩崖上,每当收采时,须唤驯猴攀摘,真不知其大;说此茶沸泉冲泡,米饭投入其中,顷刻可见消融,真莫测其妙。那天从武夷名刹永乐禅寺下山来,已被暑气蒸得汗流不止,神秘的“大红袍”把我们又牵进九龙窠的峡谷小道。山道弯弯,逶迤行其间,两旁岩峰对峙,山涧流泉鸣谷,杂草舔道的石板小路忽上忽下,越走越觉得山深景幽。汗涔涔走了半个多小时,面前出现一片开阔谷地,已见丛丛簇簇的茶树。心想该见到“大红袍”的真容了。我加快脚步走近山坡上一座方亭,寻觅间,只见十多米高的崖壁上,孤零零挺着四棵茶树,左边峭壁上刻着三个红字果然是“大红袍”。吃惊的是这几株显得苍老的茶树,枝细叶瘦,还不及平地上普通茶树壮实嫩绿。难道这就是神奇的“茶王”?苦苦走了长长的山路,褪去了原先想象中“大红袍”的硕大神秘,真让人直叹“看景不如听景”。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的事见得也多了,遇到往往投心淡然。然而,这几棵名噪天下的茶树,却让我伫立良久,不忍轻弃。细细察看,这丛虬枝绿叶,凌霄而立,长在岩罅之中,根下少许土壤分明能承接岩顶滴落的雨泉沃质,枝叶随时可拥抱半山云雾,这峭壁陡崖上有适宜花树生长的日照和气温。你看它的全部身躯投入了大自然,尽得天地灵气,生就一副岩骨丽质。我想,大红袍之所以成为武夷岩茶中的极品,是它身上天地灵气凝结的内质给引发了出来。有说大红袍茶冲泡八次而不脱其味,明目益思的药效无与伦比,信然。至于某朝皇帝喝了这棵茶树上的玉液而去了病痛,御赐大红袍披在树上由此得了名,此传不过是为它添几分神奇的色彩罢了。但无论怎样,此刻我看独处峭峰深壑的“大红袍”,已完全融进九曲连峰的武夷山,给人一种“看似寻常却奇崛”的感觉。

  “大红袍”珍稀,年产成茶仅五六两,常人难得口福。想不到在这九龙窠深岩竟有机会品尝武夷山岩茶,聊得天然真味,那是在半山的“瑞泉茶室”所见。这茶室简朴得有似“大红袍”那么不起眼,竹椽土墙,泥灶铁锅,兼作制茶用房。三张长条桌围满来客,女主人作一番制茶演示后,一位俊俏的山里姑娘为客人斟茶。一撮乌龙茶,一把紫砂壶,几只玲珑茶盅,山姑娘灵巧优雅的引茶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头泡茶提壶穿梭于小杯,说道“关公巡城”;二泡茶一点一抬头滴进小杯,称作“韩信点兵”;三泡茶只见茶水在几只小杯上方快捷游弋,美名“游龙戏水”。茶汤已浓,姑娘把客人的趣味也“泡”浓了。我端起小杯“乌龙”一饮而尽。不料姑娘见了抿嘴一笑,随即纠正我端茶的手势:“我们山里人用茶讲究,端杯要用拇指和食指挟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这叫‘三龙护鼎’,既稳妥,又高雅。”接着又说,其实喝武夷山岩茶讲究岩韵,要细细品尝。山上是用炭火煮的山泉水来冲泡,味道不一般。

  我再端杯啜饮,确乎感到此时此刻喝的乌龙味道不一般。这种感觉,似乎不仅仅在茶汁的苦罢甘来、舌底生津,更多的是一盏茶功夫一种人和大自然融合的惬意,一种山间茶室迥异于城市茶秀矫揉造作的返璞归真。我仿佛还隐隐品出另外一点韵味。关公、韩信古代豪杰的雄辉,姑娘游龙般画指的纤美,细酌慢饮,口中留香的静气……这些精神感悟,是平日喝马虎茶时不会产生的。然而,山姑娘说的岩韵又究竟指什么呢?我走出茶室,望青峰绿溪,山岩茶丛,回味乌龙留香,全身顿觉气清神爽。山川悠悠,明豁无垠,这造化情钟的神秀,叫人荡胸涤肠。又想那半山腰上的“大红袍”,你同武夷名山上的所有云雾茶一样,虽然貌不惊人,但把武夷山水孕良的精华无私地倾吐给世人,让人在赏心品茗中又去感应天地间的一切美好情愫。莫不是所谓“岩韵”,正要细细体验才懂其中的蕴藉吧。

 

提示:请认准大红袍官网,立即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请致电: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