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网 > 大红袍百科 > 大红袍动态 >

《武夷倡议》掀开武夷山大红袍茶发展新篇章

 “为推动世界茶业的繁荣发展和福建武夷山茶文化、茶经济、茶科学发展进步,我们共同倡议,不断加深对武夷山大红袍的认识,大力弘扬武夷茶文化……”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先生、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教授、世界各国茶业协会代表等,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学院举行《武夷倡议》签字仪式,向世界发出《武夷倡议》。

2011年10月25日,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英国茶叶协会主席William Gorman,欧洲传统饮食艺术协会顾问Barbara Dufrene,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Louise Roberge,以及世界各地茶业协会代表齐聚武夷学院,参加“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武夷山乌龙茶·红茶寻根之旅高峰论坛”。期间,茶业巨头们座谈交流,论道茶业发展,共同发出《武夷倡议》,推八闽茗茶,展茶文化艺术,谋发展之道。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主办的。

全球携手发出《武夷倡议》

“为推动世界茶业的繁荣发展和福建武夷山茶文化、茶经济、茶科学发展进步,我们共同倡议,不断加深对武夷茶的认识,大力弘扬武夷茶文化……”10月25日,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先生、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教授、世界各国茶业协会代表等,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学院举行《武夷倡议》签字仪式,向世界发出《武夷倡议》。

《武夷倡议》提出,要深入发掘武夷茶文化,特别是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武夷茶历史文化,探究武夷茶道精神及内涵,建立“武夷茶走向世界”历史博物馆;要重视岩茶大红袍种植资源保护和建设,建议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积极推动,开展“武夷岩茶大红袍”遗传资源收集、整理与保护研究工作;要强化“低碳”茶业经济建设,遵循“环保、优质、低碳”的经济概念,积极鼓励有机栽培和无公害栽培,使精细耕作和可追溯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得到推广实施,并希望在符合WTO规则和欧盟标准的前提下,有更多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山小种出口到欧洲,回到“午后茶”的餐桌之上;要重视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武夷学院茶学学科建设,建议政府部门集中人力、财力办好这一特色专业,同时倡议各产茶国和消费国积极关注武夷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并参与该院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从而为全世界输送更多具有国际化经验的懂茶、爱茶和从事茶业的优秀人才。同时,真诚希望世界茶界人士、茶叶爱好者,加强与武夷学院的交流与合作。

《武夷倡议》的签订,将大大推动武夷茶的研究、发展,也将对世界茶业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让八闽茗茶香飘全世界

“福建茶叶具有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种类丰富,种质资源多样,产业化程度高,两岸交流合作频繁,从业人员众多等七大特点……”武夷学院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杨江帆教授在专题学术报告中赞誉“福建茶叶冠天下”,向世界各地茶商大力推介福建茶。

杨江帆教授指出,闽茶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绚烂多姿的闽茶文化,同时也为闽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闽茶拥有了厚重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环境是福建茶叶种类和种质资源丰富的最重要外部条件之一,如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福建茉莉花茶、福鼎白茶等誉满海内外。福建是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的发源地,是乌龙茶之乡、白茶之乡。

英国茶叶协会主席William Gorman回顾福建茶时说:“17世纪时,福建的红茶开始销往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国家,深受欧洲人喜爱,特别是英国皇室贵族对红茶的喜好胜过其他饮品。直到现在,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和红茶仍然独具魅力,誉满全球。”

对此,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也有同感。他说:“福建茶叶在国际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铁观音、大红袍、武夷岩茶大红袍、白毫银针、功夫红茶扬名中外。近年来,福建茶业进入了发展新阶段,福建省基本上形成门类齐全、特色明显、知名品牌等茶叶产业优势。而武夷学院的茶学科专业,更将为福建茶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福建拥有40多个国家级与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95%,堪称“茶树品种王国”。2010年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百强茶企中,福建省就有32家茶企入围,占全国百强茶企约三分之一。全国产茶区中福建茶区产量最大、产值最高,2010年产茶叶26.9万吨、涉茶行业产值超过350亿元。

茶树在清朝咸丰年间从福建传入台湾,从此开启了海峡两岸茶叶交流的历史。2007年以来,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已在福建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并永久落户武夷山。目前,福建有茶园300万亩,茶业生产人员超过400万人,涉茶人员超过1200万人,茶业收入占主产区农民人年均收入的30%。茶树满山金满山,茶农因茶致富,茶业已经成为福建最主要的民生产业之一。

“深入发掘武夷茶,特别是出口欧美武夷茶的历史文化,探究武夷茶道精神及内涵非常重要,”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兴奋地评价道,“武夷山不仅仅是受到联合国认可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景区,也是中国和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

向世界展示武夷茶文化艺术

“茶场”秋点兵。10月25日,在武夷学院举行的“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武夷山乌龙茶·红茶寻根之旅高峰论坛”期间,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的操场上,数十名儿童正襟危坐,手臂舒展,幼儿茶艺表演的一招一式,惟妙惟肖。

“武夷山不仅是著名的茶产地,也是享誉世界的茶文化艺术之乡。孩子们生在茶乡,从小就爱茶。为了让孩子们从小领略武夷茶文化,把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将武夷茶艺表演、武夷岩茶大红袍种类及特点、茶叶采摘制作等作为授课内容,让孩子们能感受粗浅的武夷茶文化,尝试以茶待客的待人之道。”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黄荔华园长说,“幼儿园还特地请来武夷山制茶师给小朋友们上大红袍制作技艺课。园里把大红袍制作技艺搬进课堂,作为本地教材,继承和传授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展示厅里,摆设着各式茶具、茶叶样本,还有孩子们关于茶具、动漫、贴图等作品。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从介绍茶叶名字开始,引导小朋友细心观察茶叶的外形和嗅闻茶叶的香气,教小朋友认识每款茶叶的特性和制作方法,以及简单的泡茶方法。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泡茶方法。当小朋友捧着自己亲手泡的武夷茶,走到各位茶业巨头前,赢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

武夷学院党委书记何三保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几年来,武夷学院十分注重武夷茶文化的培育发展,为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尽了最大的力量。目前,武夷学院建有茶文化传播实验室,开设武夷茶文化课程,培养学生从事茶文化推广和茶文化创意工作,部分优秀学生还能胜任以茶为载体的国际或区域文化交流工作……武夷学院先后选派学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峡两岸茶博会、朱子文化节、海峡论坛等大型活动茶文化志愿者,为海内外宾朋展示武夷茶文化,受到各界嘉宾的赞许。”

让茶文化动起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在武夷学院,世界茶业巨头欣赏了学生艺术团和茶学与生物系学生带来的武夷茶文化展演。优美的音乐,喻义深刻的茶艺解说词,华丽的服装,雅致、清心、娴熟的表演手法,令世界茶业专家们眼前一亮。

武夷学院的学子还将茶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海峡两岸茶艺小姐选拔、校园茶营销大赛、茶文化知识讲座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武夷学子在生活中触摸到茶文化的魅力。更有许多外地的同学因此爱上了武夷茶,毕业后留在了武夷山,学习制茶、售茶。

“中国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涉及各个方面。喝茶不仅是消费需求的满足,还是一种自身素质的提升,还有一点就是提高文化修养……武夷茶文化展演把品茗、观景、赏艺融为一体,对人们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起到很好的作用。”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共谋茶企国际化之道

“举办高峰论坛,为世界各主要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传播大红袍茶文化,推动茶经济,凝聚世界茶人力量,推动全球茶业繁荣……此次寻根之旅活动,旨在探寻武夷乌龙茶与红茶的根源,进一步明晰武夷茶在世界茶界中的地位,并就如何快速提升武夷茶市场份额、创出更高的知名度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中国乌龙茶与中国红茶走向世界出谋划策。”论坛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在武夷山,杨江帆校长陪同世界各国茶业协会代表、嘉宾参观了武夷山瑞泉岩茶大红袍厂、武夷山九曲山茶叶有限公司、福建省世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交流中,各国嘉宾都对中国传统制茶工艺、茶文化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赞叹,我省茶企同世界茶业巨头共谋茶业发展和茶企国际化之道。

“茶产业的发展,高校在其中推力至关重要。”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对武夷学院极为赞赏,尤其对武夷学院在茶叶学科建设、茶叶科技人才培养、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中国茶备受世界青睐,武夷山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浓厚,武夷学院在推动茶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武夷学院党委书记何三保欣喜地说:“近几年来,武夷学院在茶文化与经济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武夷学院茶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示范专业,依托武夷山这一重要茶产区,以及以杨江帆校长为学科带头人的一批专家与学者,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奋斗,武夷学院成为国际茶学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从2009年开始,武夷学院茶学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收茶学专业本科生120人,还招收与大红袍茶叶相关的专业如表演艺术(茶艺表演与模特方向)、市场营销(茶产业方向)、艺术设计(茶产业设计与包装方向)、会计电算化(茶产业方向)等260人。

近年来,武夷学院茶学专业取得了三个重大突破,获批国家高等学校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茶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立了“大红袍茶叶工程研究中心”,抢占了茶业学术理论的制高点,短时间内有杨江帆教授领衔团队高水平完成了每年度《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蓝皮书),以及《茶业管理学》、《茶业经济学》等专著的发行,极大地提高了武夷学院茶学专业在国内茶界的地位,武夷学院先后获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立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主任李远华表示,茶学学科师资力量强大,有以校长杨江帆教授为带头人的17位正高、博士、硕士组成的茶学团队。茶学教学团队获评2011年省级教学团队。杨江帆教授先后获得“新中国60周年茶事功勋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茶学学科教学科研也具有雄厚的基础,现已拥有福建省高校茶叶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两个科研平台,与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院士合作开展“闽北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究,拥有茶叶经济与管理模拟实验室、茶文化传播实验室、茶叶加工实验室、茶叶审评实验室、茶叶理化实验室、茶叶生物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内一个面积40亩、58个品种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此外,已与16个茶企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已挂牌的茶学教学实践基地有7个,可为400多名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

短短几年,武夷学院的大红袍茶学研究成果丰硕,目前已获教育部项目、财政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南平市科技对接重大项目、南平市科技项目、南平市人才对接项目等立项11项,资金600多万元。同时,该专业于2010年获省级“产学研用联合培养茶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不断在交流合作、服务社会中发展壮大。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杨江帆教授主编《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蓝皮书)是我国第一本茶产业蓝皮书;承办“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每年都邀请加拿大、日本等海内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已有10位学生赴台湾大仁科技大学、明道大学进行研修;举办了面向社会的茶艺师评茶师、高级评茶师培训班;面向社会的茶学专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Bunston在接受采访时说:“武夷学院茶文化与经济专业,是中国政府第一个批准建设的茶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该学科办学方向明确,特色鲜明,人才配套,团队整齐,设施先进,成果丰硕……建议政府集中人力、财力办好这一特色专业,同时倡议各产茶国和消费国积极关注武夷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并参与武夷学院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为全世界输送更多具有国际化经验的懂茶、爱茶和从事茶业的优秀人才。同时,真诚希望世界茶界人士、茶叶爱好者,加强与武夷学院的交流与合作。”

采访中,我们获悉,不久的将来,一座建筑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的茶学中心将崛起在武夷学院三玄湖畔。届时武夷国际茶学研究中心等茶学研究机构将入驻其中,武夷学院将成为国际茶学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武夷倡议》,掀起闽茶繁荣发展。

杨江帆

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武夷学院校长、国家特色专业(茶学)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大红袍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高校创新科技团队带头人、福建省创意农业研究会会长。

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寻根之旅高峰论坛现场。

提示:请认准大红袍官网,立即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请致电: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