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荣冰老师坐在一起喝茶,无意间听他提起一款茶树新品种,编号是308,也有个好听的大名, 叫春闺 陈荣冰老师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在他手上诞生了3字头...
历代武夷山(含建茶)成品茶名录 (1)原生品种 唐代:研膏、蜡面 宋代:大龙团、小龙团、风饼、密云龙、龙团胜雪、铁罗汉、坠柳条、白鸡冠、石乳 元代:京铤 明代:...
武夷山先民很早就开始从武夷菜茶中选择优良单从来培育名丛,同一菜茶品种中是根据生长在不同区域和环境下来区分: 采自正岩的茶树(景区中有名之岩)制成之茶,分奇种或顶...
梅占,又名大叶梅占,高脚乌龙。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分枝密度中等。梅占植株较高大,树姿直立,主干较明显,老枞梅占高者可达1.6米,冠1.1米,分枝颇...
矮脚乌龙,又称小叶乌龙,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二倍体,花柱3裂。 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00公斤以上。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
不知春,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原生长在天游峰一带,因茶树发芽比较晚,叶片相对其他武夷岩茶品种小,故名不知春,不知春集各大名丛之香气,又有水仙的厚重。是岩茶类风...
宁弃瑶池三分水,不舍奇兰半缕香。兰花一直被国人赞为国香,天下第一香,茶有此命名正是点出奇兰的香韵之美。奇兰有多个品种,其主要特征如下: 1.金边奇兰(又名金槟榔...
1.闽北水仙 水仙原名叫祝仙,发源于建州瓯宁县小湖乡大湖村严义山的祝仙洞,(现在的建阳水吉乡大湖村一带)。始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由于当地祝与水,同音...
品种九: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又名玉桂,据《崇安县新志》载,肉桂茶最早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的牛栏坑,另也有传说原产于武夷山的马枕峰,也有说在马头岩上。肉桂为武夷山名...
《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995~997年),有诏造之,别号石乳。《杨文公谈苑》说:龙、凤、石乳茶,皆(宋)太宗令造。 咸平、庆...
水金龟,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植株中等大小,树枝半张开,分枝较密。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0厘米,花瓣7~8瓣,子房茸毛多...
武夷山单株选育名丛和给茶树命名工作从宋代就已经开始,铁罗汉、坠柳条皆为武夷宋树名,所以又被称之为宋种,其中铁罗汉是武夷五大珍贵名丛之一。 铁罗汉,无性系,灌木型...
雀舌,无性系,小叶类,特晚生种,混倍体。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大红袍第一丛母株有性后代中选育而成,后又改用无性繁殖培育。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采摘, 因其茶条狭窄...
大红袍生长地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在著名大峡谷九龙寞内。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的云贵川,由于世代的异花授粉以及人类长期的选择,形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茶树品种资源。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勐海茶树分圃,共保存...
武夷山秀甲东南,武夷岩茶更是以独特的岩骨花香之韵名誉中外。为适应茶叶市场发展需求,武夷山先后引进一些制优率高、品质特征突出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多数由福建省农科院茶...
白鸡冠,原产地为武夷山武夷宫后文公祠内和慧苑岩火焰峰山下的外鬼洞中,目前在宋朝御茶园遗址园茶保留着规模最大的原种辅圃,白鸡冠初芽萌发时极为漂亮,像油菜花般的嫩黄...
武夷岩茶之武夷名丛,是在武夷菜茶有性群体中单株选育出的茶树优良单株的总称。 世界闻名的大红袍,叶底黄白、红边艳丽的白鸡冠,带药香、铁锈味的铁罗汉,鲜少听闻的水金...
春茶初制刚开始,外地的茶友就开始问我要今年的新岩茶喝。武夷山岩茶的初制时间也比很多茶类要晚些,绿茶讲究清明前,而武夷山岩茶采摘在谷雨前后,最关键的是制作工艺的特...
武夷茗茶,自古为人青睐,视茶若人,以茗为友。于是,茶品如人品,茶韵似人韵人格化的茶,被冠名给姓,创神话故事,作民谣歌曲,来赞美颂扬。 春秋时期,《诗经郑风》中就...